(全方面已更新(今日 博客网)纽扣人
深化经济改革要求适度经济增长🔤《纽扣人》🪅领导干部提高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关键是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守法律、重程序,这是法治的第一位要求。必须对宪法法律始终保持敬畏之心,带头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严格按规矩办事,严格依照法定权限、规则、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二是牢记职权法定,明白权力来自哪里、界线划在哪里。必须依法履行职责,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决不允许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任何人违反宪法法律都要受到追究。三是保护人民权益,这是法治的根本目的。必须为人民用权、为人民履职、为人民服务,保护人民权益,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权。四是受监督,这既是对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也是对领导干部正确行使权力的制度保护。必须正确对待、自觉接受党和人民监督,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炼就过硬作风,当好人民公仆。
增强大局意识,锻造过硬政治定力。锻造过硬政治定力是提升政治能力的基础。过硬政治定力源于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执着追求,表现为大局意识强烈,能从全局出发、以大局为重,坚决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党员领导干部锻造过硬政治定力,就要不断增强大局意识,自觉从大局看问题,把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和定位,真正做到正确认识大局、自觉服从大局、坚决维护大局,既跳出一域谋全局,又在谋全局中抓好一域。党员领导干部只有具备过硬政治定力,才能不为噪音所扰、不为歪风所惑、不为暗流所动、不为利益所俘,自觉提升政治能力。,神州大地上,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不断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体。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都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1945年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所作的《论联合政府》报告中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当今世界,国际格局深刻变化,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的国际地位上升。这引发了一些西方学者对国际秩序和大国关系前景的焦虑。例如,美国有学者提出,作为崛起大国的中国如果主动示强而不是示弱,中美关系就会落入“修昔底德陷阱”;如果中国主动示弱而不是示强,世界就会落入“金德尔伯格陷阱”。显然,这样的论断是在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下的解读,缺乏对中国历史和基本国情的认知,但中国的一些学者也跟着人云亦云,这就落入了西方学者预设的“陷阱”。对于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的一些概念和论断,中国学者应站在中国的立场上,基于中国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判断,而不能模仿贩卖西方的学术概念和逻辑。
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有机结合;民主集中制保证有广泛民主参与又有高效决策;制定出一个个五年规划,并坚定付诸实施……,道路的探索必须注重对“时”的把握。这里所讲的“时”既指“时代”,又指“时间”。就时代而言,虽然时代的发展特征和表现形式已千变万化,但从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来看,则时代的根本性质还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于时间而论,在探索具体发展道路时,不能把眼睛仅仅盯在“现在时”,还要紧紧关注“将来时”。换句话说,在考察和探索发展问题时,需要有超前的眼光,不仅要看到目前的发展状况,而且要看到未来的发展趋势;不仅要看到当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而且要看到将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我们要通过对未来发展的研究,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在道路探索上,我们要有一种“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不但要看到过去走过的路和现在正在走的路,还要看到前面将要走的路。这就要求我们突出理论的前瞻性。所谓前瞻性,就是要对未来发展的新情况、新趋势、新问题有基本的预见和把握,并通过深入研究来形成新的指导性理论。因此,理论的前瞻性突显了理论的创新性。唯有创新,才能引领未来。
成果转换转化机制。政策研究机构应高度重视、充分运用智库研究成果,对智库研究成果进行验证、提炼、升华、吸收、转化,善于站在智库研究成果的“肩膀”上进行政策研究,努力把智库高质量的对策研究转换为党政部门的政策,把智库的思想生产力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同时,加强智库决策咨询产品采用情况及其有效性的信息反馈,增强智库研究的针对性、有效性。,抓得准,就是要在事物发展变化中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战略应对和战略实施中抓住重大关系、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抓住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就能提纲挈领,推动全局发展;抓住了重大关系,就能牵住“牛鼻子”;抓住了重点领域,就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抓住了关键环节,就能“一子落而满盘活”。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抓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环节,在精准扶贫上发力,发展的短板正在补齐;抓住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围绕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攻坚克难,改革蹄疾步稳;抓住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关系,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抓住全面从严治党的重点领域,突出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正风肃纪、反腐倡廉。在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过程中,处处体现着党中央的战略思维能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人类文明发展大道上的产物,既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积淀,又有广泛的现实基础,是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的旗帜,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我国拥有广泛的海洋战略利益,涉及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的核心利益,具体体现为国家的海洋政治利益、海洋经济利益、海洋安全利益和海洋文化利益等,它们共同构成一个统一整体,既相互影响、互为交织,又不能相互替代。
【編輯:Kimika】
相关新闻
- 慎海雄:实现从“汗水式增长”到“创新式增长”的跨越 2023-06-01 09:33
- 郁鸿胜:从新型城镇化透视市域“城市群” 2023-06-01 10:23
- 城镇化改革实际是一场全面深刻社会变革 2023-06-01 10:15
- 如何清除利益固化之害? 2023-06-01 10:01
- 南北车合并,能否实现“1+1>2” 2023-06-01 10:23
相关新发布
- 新一轮改革助中国经济换挡升级 2023-06-01 10:05
- 2030年,中国经济规模或是美国两倍 2023-06-01 09:40
- 改革的难点是我们的思想还没通 2023-06-01 09:53
- 林毅夫:到底中国未来的发展前景如何? 2023-06-01 10:16
- 审计署起底:央企是怎么滥发福利的 2023-06-01 10:19